校属各单位:
根据《关于东营市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》文件要求,东营市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将于近期开始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成果有关要求
本次申报参评成果为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出版的符合评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成果。2013 年 1 月至 2016年 12 月期间未参加过评奖的成果也可以申报参评。
每位作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(与他人合作不是首位作者的除外),每项成果只能申报一次,不准多渠道重复申报。重复申报和重复参评者,一经查实,取消其作者五年参评资格。
二、申报流程
(一)网上申报。在规定时间内,申报者应严格按照网上申报流程在申报系统进行用户注册,实名认证审核通过后,上传申报成果。(详见附件5: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网上申报流程说明)。学科门类分经济学、管理学、哲学社会学、政治学、法学、文学语言学、文化学、教育学、历史学等学科。填报不准确者,市评奖办有权进行调整。
(二)网上展示。申报成果经审核通过后,自动在申报平台展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申报者必须确保信息属实,一经查出弄虚作假情况,取消本成果申报资格,取消申报者五年参评资格。
(三)著作验证。审核通过后的著作申报者,需要在中国版本图书馆(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物数据中心)(http://www.capub.cn/)进行 CIP 核字号验证。
(四)重复率检测。文章重复率不得超过 20%,著作和课题重复率不得超过 30%。东营市评奖办对申报成果进行核查,超过规定比例的,取消当年参评资格,并将情况通报申报者所在单位,并取消该作者五年参评资格。
三、书面材料报送
申报成果需经网上申报系统审核通过后,申报者可报送以下书面材料:
(一)《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表》
一式3份,2份须经各学院负责人签字、盖章并填写所在单位意见,最后由教学科研处签署成果推荐单位意见并加盖公章,1份做匿名处理。匿名是指将成果中所有能透露出作者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遮蔽,如果有故意遗漏或遮蔽不严的,一经查实,取消当年参评资格。
(二)申报的成果
文章、研究报告、决策咨询文稿需提交一式4份,1份原件、2份复印件和1份匿名复印件;著作、课题需提交1份原件和1份匿名原件。
(三)参评成果反响情况
一式3份,其中1份匿名,一律装订成册。反响情况包括转载、引用、书评、消息、县(区)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部门及中型企业以上单位采用(需提供被采用的文件、方案等原件物证,并标注被采用内容)、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(需提供领导批示复印件或领导所在单位证明)、科普类著作印数(以版权页标明印数为准,多次印刷的需提交各次版权页,或出具《图书印刷委托书》)等。
(四)承诺书
申报者填写申报成果已查重承诺书并手写签名。
(五)身份证复印件
申报者(第一作者)个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,注明“ 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专用”。
(六)外文类成果加报材料——中文译文
外文类论文需要报全文的中文译文,外文类著作需要报 1 万字以上重要观点摘要的中文译文。一式2份,1份匿名。
(七)课题类成果加报材料——立项书和结项书
课题类成果需提交立项书和结项书原件、复印件(一式2份,1份匿名),原件经市评奖办审核后一律退还。
(八)著作类成果加报材料——CIP 核字号网上检索页
著作申报者做 CIP 核字号验证后,提交检索页打印件1份并手写签名。
(九)其他需上报材料
1、为方便对成果进行推介,申报者需提供 2600 字左右关于申报成果内容的简述及相关配图的电子版,发至东营市社科联电子邮箱(邮箱:sklbjb@163.com)。
2、为便于对获奖成果进行奖金发放,一、二、三等奖获奖者经东营市社科联公示无异议,于公示期结束后两个工作日内,第一作者需提供一个农行账号(公务卡、信用卡除外),发至东营市社科联电子邮箱。
四、申报时限
(一)成果网上申报时间
2018年 3 月 5 日 0 时至 4 月 5 日 24 时,逾期不再受理。
(二)成果书面材料报送时间
2018年 4 月 17 日下午5点前,各单位将汇总审核通过的纸质版材料报送教学科研处。
请严格按照时限和要求申报。
五、其他事项
1、评奖通知、实施细则、登记表等可在东营社科网(www.dyskl.com)查询、下载。其它事宜按《东营市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》执行。
2、东营市社科评奖办QQ 群:668460306。
联系人: 胥宇鲲
联系电话: 7396212
报送地址: 教学科研处205房间
附件.zip
教学科研处
2018年3月7日